《逝言書》演前導覽與座談
- 2025/04/12 (六) ~ 2025/04/18 (五)
- 臺北市 中正區
「黑暗的水源路,從底端吹來水的涼意。聽說在十多年前,那原是槍斃人的地方。」-李渝〈夜琴〉
《逝言書》此次演出將舉辦三場週邊活動,我們將帶領觀眾認識公館水源路周遭的歷史場域,有前身為國防醫學院的台大水源校區,學生在「後山」舉辦的讀書會,和曾經槍斃政治犯的「水源刑場」。我們希望藉由歷史遺址導覽,並舉辦政治犯黃溫 恭孫女張旖容與創作者黃思農的對談,走訪受難前輩曾經走過的道路,訴說未竟的故人事,重新認識就在你我身邊的場域,從未消逝的「白色記憶」,而創作者又該如何轉化這段傷痕歷史。
活動場次資訊
本週邊活動共有三場,包含兩場導覽與一場演後座談。
報名方式|需提前於線上報名,額滿為止
活動費用|本活動為《逝言書》演出的週邊活動,如您曾過去曾看過演出,或是即將前來觀賞,可免費報名。若未曾看過演出,但仍對此主題有興趣,歡迎事先購買《逝言書》演出票券,或以自由樂捐方式贊助本活動進行。
📍導覽|共計兩場次,內容相同,請擇一參加。
活動日期:4/12(六)14:30、16:30,共兩場
時間:每場約莫1小時
地點:集合地點為公館水岸廣場(水源地刑場)
人數:每場25人
內容:本次導覽活動,將由《逝言書》演出的集合地出發,簡述和介紹演出中提及的部分歷史故事及行經場域與演出之間的關係。
注意事項:如遇小雨,活動照常舉行。如雨勢過大,活動將視情況延後或擇日舉辦,延期最晚於活動前一小時公告。
📍演後座談
活動日期:4/18(五)18:30-19:30
時間:1小時
地點:預計將於寶藏巖進行,場地待報名後提供;如欲當天加入,將視現場人數狀況開放。
人數:30人
講者:張旖容、黃思農
內容:由漫遊者劇場《逝言書》創作者黃思農、《春日的偶遇》作者張旖容進行對談。
講者簡介
張旖容
政治受難者第三代,生物學博士。成長於一個從不談論政治的家庭,卻意外發覺那不談背後的殘酷真相,自此開展了十多年的追尋與調查。在「野草莓運動」期間於BBS論壇發表外公的故事並獲得許多網友迴響,爾後與學者、其他政治犯家屬一起向政府追討遺書,讓部分被國家檔案局扣留數十年的記憶得以重見天日。這段故事也成為《逝言書》創作的起點。
2023年張旖容與學者林傳凱出版《春日的偶遇》,紀錄下他們的追 尋,亦講述政治家屬傷痕繼承的各種樣貌。
黃思農
黃思農是劇場、當代藝術、聲響與音樂的跨域創作者,2002年創立再拒劇團並擔任藝術總監至今,演出內容涵蓋階級、性別、白色恐怖歷史與個體生命政治。2016年起發表「漫遊者劇場」,觀眾遊走於城市特定場域聆聽虛構聲音文本;近年則在台北、橫濱、墨西哥與布拉格等地發表多齣「聲音劇場」創作,以「聲響」建構其「敘事劇場」的軸心。
主辦單位:再拒劇團(本團獲114年「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補助)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Organizer

再拒劇團
- +886289118808
- aat@againstagain.com